不同名字的新加坡

“新加坡”这三个字是来自英语Singapore的音译,除此之外,新加坡还有很多个名字,比如狮城,石叻,蒲罗中国等,那么这些名字都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Pulau Ujong蒲罗中国

早在公元三世纪的时候,就有马来人来到新加坡定居了。Pulau Ujong是马来语,大意为“(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这个词语也是非常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了新加坡与马来半岛的位置关系。

蒲罗中国就是马来语对应的汉语的音译,大家看到这四个字,容易下意识地断句为“蒲罗”“中国”,其实应该断句为“蒲罗中”“国”。这个名字来源于三世纪东吴将领康泰所著的《吴时外国传》:“拘利正东行,极犄头海边有居人,名蒲罗中国”。

淡马锡

大家都知道“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那么你们知道淡马锡也是新加坡的别称之一吗?

淡马锡其实来源于爪哇语中的“Temasek”,这个词语在爪哇语中是“海城”的意思。

早在中国元朝时期的公元1330年,航海家汪大渊首次抵达新加坡,他在所著《岛夷志略》一书中提到“近年速古台王朝曾派七十多艘兵船攻打单马锡,一月不下”。

后来,在1430年,中国明朝宣德五年的时候,《郑和航海图》中就把新加坡称作“淡马锡”。

其实,爪哇语中的“Temasek”来源于梵文“tamarasa”,即黄金的意思。“淡马锡”这个别称里满满蕴含着对新加坡经济和财富的古老祝福。

石叻

石叻这名字也是出自于马来语,是“selat”(海峡的意思)的音译。

同样在中国元朝汪大渊的《岛夷志略》,就有提到“昔里”这个名字。有学者认为这就是“selat”的音译之一。

后来,到了清朝时期,Selat的音译非常多样化, 有石叻、息辣、息力、实叻等。

 

到了公元19世纪的时候,“石叻”这个词语逐渐固定地用来形容新加坡。新加坡最早创立的华语报纸,起名也是由此而来,叫做“叻报”。

新加坡

终于说到“新加坡(Singapore)”这个名字了。Singapore来自于马来语“Singapura”,新加坡是在闽南语中对“Singapore”的音译。

 

在古老的传说里,三佛齐的王子山尼拉·乌他马(Sang Nila Utama) 在狩猎之时,发现了一只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新奇动物。他觉得这是天降吉兆,于是乎决定在发现动物的地方建立一个城市——Singapura。

狮城

马来语Singapura其实来自于梵语Siṃ hapura,siṃha的意思为狮头,pura的意思为城市,也正是因此,新加坡有了“狮城”这个名字。三佛齐王子以为自己看到的新奇动物是狮子,所以他建立了Singapura。

 

但其实,三佛齐王子犯了个“小小”的错误,新加坡这个岛屿上并没有狮子,三佛齐看到的可能是老虎。不过也正因为这个美丽的错误,才有了今天的“狮城”名字与新加坡的象征鱼尾狮。

在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着新加坡的一段过去,探索名字,就是在探索新加坡的历史。